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6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领导的鸟类起源研究小组发现了世界迄今最古老的今鸟型类化石,推测其距今1.3亿年,将今鸟型类起源时间向史前推进了至少五百万年。
在距今2.52亿年到6600万年前的中生代,今鸟型类、反鸟类和其他更原始的鸟类曾共存。但在66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发生的生物大灭绝中,只有今鸟型类的部分进步类群存活并最终演化成现生鸟类。
此前,世界最古老的今鸟型类化石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义县组,距今约1.25亿年。由于中生代鸟类化石较为稀少,科学家难以了解鸟类祖先的早期演化史。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邹晶梅,与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王孝理、王岩、张晓梅,以及麦考瑞大学Graeme T. Lloyd合作,对发现于河北丰宁四岔口盆地花吉营组的两件鸟类化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判定标本属于红山鸟类,同位素测年表明含鸟化石层距今约1.3亿年。
相关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通讯》。为感谢中科院院士张弥曼长期以来对热河生物群研究的贡献,研究者将新标本命名为弥曼始今鸟。
王敏介绍,红山鸟类是早白垩世较为进步的今鸟型类,其显著特征是叉骨支联合处发育隆起、胸骨后外侧突不膨大、后肢长于前肢。而弥曼始今鸟在胸骨、手指、腰带和后肢骨骼的解剖学特征上区别于其它红山鸟类,“相比于时代更晚的其它红山鸟类,弥曼始今鸟在系统树上更为进步”。
王敏说,弥曼始今鸟的羽毛保存完整,包括初级和次级飞羽、扇状尾羽以及在低速飞行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的小翼羽。研究发现,其飞羽具有较宽大的羽轴,羽轴中部发育具有纵向凹痕,覆羽不具羽轴,这些特点与其他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相同,但与始祖鸟和现生鸟类具有明显区别,“意味着现生鸟类的一些羽毛特征是在始祖鸟和较进步的今鸟型类中平行演化而来”。(完)
远离消费陷阱,提升消费体验,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服务,您的每一条投诉,都在改变这个世界。【投诉,就上黑猫】“花9块钱买10节课”“49元33节课,再...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发起维权:微博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
《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30秒快读1、“bilibili百大UP主名单”出炉:头部化特征凸显,商业味渐浓。2、鬼畜不火了,知识区异军突起,罗翔成为迄今为止B站最...
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意义消除贫困,是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理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一直囿于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
库克纪念乔布斯66岁生日:技术让人无限连接,是对他人生的最好证明记者|伍洋宇如果不是太早离开了这个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今天刚好66岁。苹果公司...
最新肺炎报道>>进入疫情地图>>各地返乡政策>>疫苗接种机构>>中国军队向巴基斯坦军队援助的一批新冠疫苗正式移交[环球时报-环球网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丁...